当前位置:>> 首页 > 经验交流

垃圾去哪儿了?告诉你这些垃圾的综合循环利用价值

更新时间:2019-07-23 15:40:25点击次数:2980次字号:T|T

上海步入分类时代20余天,大家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分类热情高涨,自然也很想知道,我们这样拼的努力下,分类处理的现状如何?我们到底拼出实效了吗?


别着急

小编这就带你们去看一看

“拎得清”的上海人绩效如何?


湿垃圾的末端处理主要是制沼和堆肥

经过末端处理,一个家庭5-7天产生的湿垃圾就能产出1度清洁的生物质电,这些电都将被纳入国家电网,照亮千家万户。而制沼发电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脂还能被送去制作成生物质柴油

除了制沼,堆肥这边也是收效喜人。湿垃圾经过资源化处理利用制成的土壤调节剂得到了广泛应用。我们爱吃的长兴岛蜜桔,北京草莓等都用上了这种土壤调节剂

这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甚至来到了居民身边,像黄埔街道这样的小型湿垃圾处理厂,居民可以直接将这些有机肥料拿回去种花种草,真正实现了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

经过末端处理,一个家庭5-7天产生的湿垃圾就能产出1度清洁的生物质电,这些电都将被纳入国家电网,照亮千家万户。而制沼发电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脂还能被送去制作成生物质柴油

原本万人嫌的臭垃圾竟然能摇身一变发挥价值,是不是很神奇呢?

但其实,这场摇身一变的魔法中,真正神奇的是大家正在践行的垃圾分类理念






可回收物从我们的身边离开后

又会有怎样一段旅程呢?

以废塑料为例。它们将会被统一运到这样一个分拣场进行二次集中分拣。大家还记得我们说过可回收物的投放要求吗?像饮料瓶这种立体包装物要清空内容物压扁后投放。自从进入分类时代以来,大家投放可回收物的姿势越来越标准,可回收物越来越干净了,后端分拣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大大的提升呢~

分拣后的废塑料会被加工成这样的原料颗粒,这些原料颗粒会再次得到利用,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回到我们的生活中。

再比如废玻璃,废玻璃回收后,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出成品和副产品,回收利用率能达到99.7%,所以废玻璃可真是我们城市中的矿产宝藏呢。





大家都知道,干垃圾的末端处置是焚烧发电。那发电的效率究竟如何呢?在天马一期的干垃圾焚烧处理厂,每天能处理2000多吨垃圾,可发电96万度,按照一个家庭一天6度电的用量计算,可供给16万户家庭。

就是这样一个“巨型抓娃娃机”,干垃圾从投料口进入这里后,会先在这里发酵一段时间,再被抓进焚烧炉进行焚烧。看起来和抓娃娃的操作差不多呢,但其实这个操作可是需要专业的持证人员进行的哦

烟气排放数据在这里实行的是实时监测,每5秒更新一次数据,这个数据不仅接入生态环境部的网站进行监控,而且会实时在公司门口的大屏上更新,方便社会公众的监督。

实际上,目前的烟气中各项检测物质是远低于欧盟2010标准,也低于国标和地标。

干垃圾焚烧发电后产生的炉渣也能再利用哦,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或许还见过呢。比如人行道铺砖,柏油路基材等等。




自从7月1日《条例》正式施行以来,干垃圾越来越“干”了,需要发酵的时间从4-5天缩短到2-3天,单位垃圾的发电量上涨10%,助燃剂的使用下降50%。

这可都是我们“为了垃圾分类很拼”的上海人民的功劳呢

转自公众号:垃圾去哪儿了? (编辑:admin)
网站首页  | 客服中心  | 广告服务  | 帮助信息  | 联系我们